欢迎访问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今天是 English

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列控通信系统研究
谢和欢
2021, 18 (12): 38-45.
摘要236)      PDF (1387KB)(697)   
新一代高铁列车列控系统智能化要求,使车地通信数据较之前更为丰富多样,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延时要求更低。原有的基于GSM的列控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新需求,需要研发新的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列控通信系统。对5G-R通信系统进行研究,设计新的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车载电台,提出地面网络系统的结构、组成和接口。详细分析业务数据在整个车地传输过程所经历的协议封装/解封和接口传递过程,阐述新一代列控通信系统在满足未来车地通信要求的适应性,为高铁列控智能化奠定通信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AFC智能运维系统探讨
付保明, 张 宁, 陆 斌
2021, 18 (12): 78-83.
摘要177)      PDF (1498KB)(581)   
AFC系统直接服务广大乘客,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服务水平,智能运维对该系统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明确AFC系统智能运维的内涵,分析当前AFC系统运维存在的问题,指出AFC系统智能化运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分析智能化运维业务功能,从系统架构和业务架构设计两方面给出AFC智能运维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从线网标准及运维思路两方面,对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实施提出建议。AFC智能运维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是管理智能化的必然结果。
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停车场方案研究
赵 晟
2021, 18 (4): 47-51.
摘要199)      PDF (2436KB)(570)   
研究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智慧停车场实现方案,解决传统停车场运行效率低、反向寻车困难、车位资源利用率低、缴费方式单一、安全性较差、出行体验差等诸多问题。综合利用AI、5G、室内定位导航、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兴技术,通过枢纽综合管理平台对各子系统进行深度集成,并接收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外部信息,形成一个高度协同的智慧停车体系。枢纽智慧停车场建成后,可有效提升枢纽运行效率、缓解停车和交通压力、提升服务水平和出行便捷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转辙机综合监测的需求及方法研究
鲍才让太, 莫重明, 翟文革, 丁召荣
2021, 18 (4): 5-10.
摘要121)      PDF (1340KB)(567)   
由于道岔转换设备的特殊性,其实时运行参数较难获得,制约道岔转换设备维修模式的发展。基于现有传感器技术及转辙机监测需求,结合转辙机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提出现阶段可实施的转辙机监测项点,并以ZDJ9转辙机为例进行实施,所测得的参数可以作为后续处理的基础数据,用于转辙机的故障预测及健康诊断。
厂矿企业铁路道口安全综合监督系统方案探讨
林卫永, 金 云, 杨建华, 王保磊, 王方强
2022, 19 (1): 24-27.
摘要108)      PDF (1370KB)(544)   
围绕铁路道口安全的3个维度详细设计技术方案,探讨如何解决道口安全隐患。通过加强系统、设备间、机车与道口的信息互动协调和综合联动,发挥整体效能,实现对道口的综合安全监督。
基于人工智能的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文武臣
2021, 18 (10): 35-39.
摘要96)      PDF (1047KB)(515)   
针对ZPW-2000A型轨道电路人工故障诊断工作繁重、复杂的现状,根据其常见故障,分析故障原因与故障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理论中的几种技术——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对ZPW-2000A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进行探讨。
25 Hz轨道电路原理与故障分析
胡晓芳
2021, 18 (10): 106-110.
摘要173)      PDF (730KB)(503)   
轨道电路作为监督轨道线路空闲、反映列车运行情况的重要信号设备,25 Hz轨道电路在运用中,易受器材特性变化,外界环境干扰等导致的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尤其是轨道电路闪红故障应急处置难度大,对正常运输秩序干扰极大。就如何处理25Hz轨道电路故障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充分运用监测调看分析结合移频表运用,采用电压法与电流法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有效的处置轨道电路红光带故障。
欧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研究
陈宇坤, 李卫锋
2021, 18 (10): 111-116.
摘要122)      PDF (810KB)(489)   
从欧盟铁路规范的分级切入,对TSI的背景、历史和体系进行概述,介绍TSI指令文件、规则文件,通过自上而下、逐级分解的方式阐述了控制指挥和信号TSI在欧盟铁路规范中的位置。分析ERTMS不同基线的组成和3个基线版本,研究ETCS维护基线3到基线3规范的主要演进和发展趋势,为采用欧盟铁路规范的信号系统提供技术建议。
调度集中系统车次号技术的研究
魏小丰
2022, 19 (6): 44-49,63.
摘要347)      PDF (1500KB)(488)   
列车车次号是调度集中系统实现调度指挥、列车运行追踪、自动采点、自动排列进路、无线进路预告和无线调度命令的重要基础信息,应保证及时、准确无误。基于对CTC车次号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车次号的显示、车次窗的设置、车次号的来源及优先级、数据结构及数据流和车次号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优化车次号优先级的建议,解决跨局折返且不同设备供应商间车次跟踪问题,有效避免车次号跟踪错误,提高车次跟踪的准确性。
基于机器学习的道岔故障诊断与预测研究综述
谢博才, 宫殿君
2021, 18 (8): 93-99.
摘要246)      PDF (954KB)(486)   
机器学习因其可以自适应的处理大量数据、实现智能分类和预测等优点,在道岔故障检测与诊断(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FDD)技术方面已经有了许多理论研究和应用。对基于数据的道岔故障诊断算法进行分类和整理,重点介绍基于特征提取和基于数据的建模方法,对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选择和运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通过分析道岔在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机器学习在道岔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5G通信技术在货运站场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佟 哲
2021, 18 (12): 67-71.
摘要112)      PDF (1616KB)(485)   
利用在核心技术及产品均已实现突破的5G技术,实现货运站场自动驾驶的应用可能。详细介绍基于5G技术的货运站场自动驾驶应用网络体系的组建方案及具体技术标准以及应用。通过对基于5G通信技术的货运站场自动驾驶应用网络体系组建方案的解析介绍,可以看出,该系统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值得在全国铁路系统范围内推广的货运安全自动驾驶系统。
计算机联锁仿真试验自动执行平台研究
李文涛
2022, 19 (1): 1-6.
摘要110)      PDF (2109KB)(478)   
介绍车站计算机联锁仿真试验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工操作,实现仿真试验自动执行平台的方案。通过分析当前计算机联锁仿真试验的现状,提出采用自动执行平台的解决方案,从平台任务设计、功能接口、执行流程等主要方面论述平台的方案实现,最后通过平台初版的示例站应用验证方案的效果,分析平台研究的下一阶段目标及未来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灵活编组关键技术研究
李兆龄, 严业智
2021, 18 (12): 72-77.
摘要213)      PDF (1075KB)(476)   
灵活编组技术包含物理联挂/解编技术及虚拟联挂/解编技术,重点对物理联挂/解编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信号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对运营需求分析,提出物理联挂/解编的功能实现目标及联挂/解编过程,结合互联互通CBTC系统特性,探讨联挂速度控制、与车辆接口、位置报告发送机制、联挂列车换端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通过灵活编组,在相同行车间隔条件下,可在同一线路不同时间、不同区域配置不同运能,高运量区域大编组高密度运行,在低运量区域小编组高密度运行,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和服务质量提升的效果。
铁路5G-R无线接入网组网方案
葛伟涛, 冯敬然, 周 敏, 杨 琪, 李珉璇
2022, 19 (6): 59-63.
摘要210)      PDF (1300KB)(476)   
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建设标准不同,5G-R的覆盖方案也不尽相同。针对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不同场景,对铁路沿线隧道和非隧道区域的5G-R无线接入网组网方案进行研究,分别分析设置电桥和不设置电桥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建议方案,以供铁路5G-R网络规划借鉴参考。
CBTC系统中虚拟编组列控方案研究
刘 佳
2022, 19 (1): 73-77.
摘要244)      PDF (1374KB)(470)   
虚拟编组在无实际物理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协同控制使多个列车形成一个虚拟耦合的逻辑整体,共同实现大编组列车运营组织。基于传统CBTC系统提出虚拟编组CBTC系统方案,并对虚拟编组CBTC系统方案的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该虚拟编组CBTC系统方案使运营更加灵活,能够极大地缩短列车运行间隔,为未来轨道交通的列控系统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计算机联锁系统自动测试系统研究
李文涛
2021, 18 (1): 1-5.
摘要385)      PDF (1742KB)(466)   
针对如何持续提升联锁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测试效率这一问题,分析计算机联锁软件自动测试的需求,以灰盒测试为思想,采用层次化框架结构,设计实现一种基于脚本驱动的自动测试系统。该自动测试软件能够提升计算机联锁测试效率,保障联锁测试的可靠性。
道岔控制电路分布电容探讨
樊西宁
2022, 19 (1): 92-95.
摘要109)      PDF (1077KB)(460)   
分布式电容随道岔控制距离变长而增加,电容堆积对道岔表示继电器正常工作造成极大影响,通过对分布式电容形成原因的理论探讨,得出影响分布式电容容值的因素,并提出工程应用中降低和解决分布式电容方法,对于提高交流道岔控制电路表示可靠性有积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折返能力优化方案研究
马 冲
2022, 19 (6): 76-80.
摘要133)      PDF (1223KB)(460)   
从信号系统角度出发,分析折返站折返间隔的影响因素,研究提升折返站折返能力的优化方案,并提出优化列车进站及出入折返轨运行时间、缩短折返换端时间、提升运营人员操作熟练度等具体措施。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及现场测试,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实现典型站场下信号系统能达到2 min最小运营间隔并预留10%余量的目标。
既有铁路GSM-R系统工程设计研究
刘盛尧, 李 坚
2021, 18 (10): 48-53.
摘要107)      PDF (2853KB)(455)   
既有铁路GSM-R系统工程由于项目资金紧张、既有情况复杂等因素,导致工程设计难度往往大于新建铁路。以既有京哈铁路GSM-R系统工程为例,针对既有铁路的特殊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室外型一体化机柜首次大范围的应用于干线铁路,具有行业示范和应用推广的效益,供后续工程参考。
语音交互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梁 君, 付保明, 王永兴, 王 帅, 章 涛
2022, 19 (3): 54-58.
摘要136)      PDF (1122KB)(453)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交互需求及传统信息交互模式存在的不足,介绍语音交互技术,分析其在城轨乘客信息交互服务的应用场景,并在系统功能、业务架构、城轨知识库等层面详细探讨其与传统城轨业务的融合方案及实施路径。语音交互技术对于提升轨道交通智慧化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其在苏州轨道交通的应用实践对行业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 ISSN 1673-4440

  • CN 11-5423/U

  • 主管单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编:徐宗奇

  • 电话:010-50805951
              010-50805954

  • E-mail:rsce@crscd.com.cn